- 李昭祥;楊忠華;朱海龍;
首先應用分歧方法計算單位球上Henon方程邊值問題O(3)對稱正解,然后以Henon方程中的參數l為分歧參數,在O(3)對稱正解解枝上用擴張系統方法求出對稱破缺分歧點,進而用解枝轉接方法計算出具有其它對稱性質的正解.
2010年04期 v.33;No.130 479-48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31K] [下載次數:40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76 ] - 肖華峰;
文章研究了一類離散Hamilton系統次調和解的存在性.通過使用一種分解技巧,估計周期解的最小周期對應泛函的能量,得到Hamilton系統指定最小周期的次調和解存在性的一些充分條件.把這些充分條件應用到離散單擺方程中,可以得到單擺方程次調和解存在性的一些充分條件,改進了已有文獻中的結果.
2010年04期 v.33;No.130 486-49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8K] [下載次數:37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0 ] - 陳松良;
設p,q為奇素數,且p>q.文章對p2q階群進行了完全分類并獲得了其全部構造:當q/|p2-1時,恰有2個彼此不同構的類型;當q|p-1時,恰有(q+9)/2個彼此不同構的類型;當q|p+1時,恰有3個彼此不同構的類型.
2010年04期 v.33;No.130 493-49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5K] [下載次數:18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8 ] |[閱讀次數:79 ] - 潘全香;張萬琴;
討論了具有常φ-截面曲率c的局部共形近余辛流形的卷積子流形,得到了其上平均曲率模長‖H‖和卷積函數f的新的關系式,改進了已有的一些結論.
2010年04期 v.33;No.130 496-49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11K] [下載次數:3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75 ] - 景書杰;張小亮;
針對線性約束優化問題,在每次迭代時充分利用當前迭代點及其一階導數的信息自動生成一個信賴域半徑,結合BFGS算法的優點,構造了線性約束優化問題的一種具有全局收斂性的自適應-BFGS算法.在一定條件下,給出了算法的全局收斂性的證明.
2010年04期 v.33;No.130 500-50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8K] [下載次數:5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90 ] - 孟鑫;
通過引進逐點Lipschitz跟蹤性的概念,證明了f具有逐點Lipschitz跟蹤性當且僅當對任意正整數k,fk均具有逐點Lipschitz跟蹤性;f1×f2×…×fn具有逐點Lipschitz跟蹤性當且僅當fi,i=1,2,…,n均具有逐點Lipschitz跟蹤性.證明了系統(X,f)的逐點Lipschitz跟蹤性與其提升系統(X~,f~)的逐點Lipschitz跟蹤性的相互蘊涵性.若f是同胚,則f具有逐點Lipschitz跟蹤性當且僅當其逆極限空間上的移位映射σf具有逐點Lipschitz跟蹤性.
2010年04期 v.33;No.130 504-50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186K] [下載次數:60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74 ] - 劉維奇;赫英迪;邢紅衛;
詳細討論了重尾指數估計中選取k的Sum-plot方法和Bootstrap方法,并對Hall提出的Bootstrap方法作了改進,稱為M-Bootstrap方法.并利用上述三種方法對已知重尾分布進行Monte-Carlo模擬,研究它們的可行性,比較它們的穩健性,改進的M-Bootstrap方法對重尾指數的估計在某些情況下優于Bootstrap方法.
2010年04期 v.33;No.130 508-51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43K] [下載次數:13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0 ] |[閱讀次數:94 ] - 郭志林;
針對S-粗糙集中元素的動態特性,在屬性集及屬性測度理論基礎上,提出了雙向S-屬性粗糙集的概念,討論了雙向S-屬性粗糙集的性質,并就雙向S-屬性粗糙集的精度進行了討論.
2010年04期 v.33;No.130 513-51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85K] [下載次數:4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3 ] |[閱讀次數:104 ] - 方潤生;任云霞;王世英;
文章提出了一些裝卸工問題的數學模型.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用對偶單純形算法,獲得了它們的最優解和最優值.
2010年04期 v.33;No.130 519-52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2K] [下載次數:135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95 ] - 段班祥;朱小平;吳積軍;
基于矩陣的非精確分裂和多重分裂、處理器的并行計算和松弛迭代算法,提出了求解線性互補問題的非精確松弛多分裂算法,當問題的系數矩陣為對角元為正的H-矩陣時或對稱半正定時,證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斂性.并在一定條件下給出了非精確松弛多分裂算法內迭代的特殊形式,分析了該情形下算法的收斂特性.
2010年04期 v.33;No.130 525-53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26K] [下載次數:6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96 ]
- 朱敏慧;
提出了一種基于小波變換以及混沌序列的快速圖像加密算法.利用小波變換(DWT)的基本原理,對秘密圖像以及由混沌序列生成的廣義混沌圖像進行小波變換,然后把小波變換后系數進行融合,最后利用小波逆變換進行圖像重構得到結果圖像.數值試驗表明該算法簡單易行,抗攻擊能力較強.
2010年04期 v.33;No.130 533-53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79K] [下載次數:120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64 ] - 易勇;丁志杰;蔣代忠;李愷;
采用Quantum Sutton-Chen勢對Cu-Ni合金在不同配料成分,不同冷卻速率和不同系統壓力下的微結構相變進行了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研究結果顯示:Cu-Ni之間共價作用強烈,配位數一定時,冷卻速率對非晶形成影響不大;5×102K/ps的冷卻速率下,合金中N i含量低于50%時,壓力范圍在(0~6 GPa)和(10~11 GPa)時形成非晶,Ni含量高于66.66%時壓力范圍在(7~11 GPa)時形成非晶,Ni含量在50%-66.66%時,壓力除了在9 GPa附近時均可形成非晶,為過渡情形.
2010年04期 v.33;No.130 538-54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24K] [下載次數:17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3 ] - 張利軍;趙興波;徐忠孝;武躍龍;李淑靜;王海;
在Rb原子冷卻俘獲磁光阱(MOT)系統中,通過MOT系統的時序控制,我們研究了冷卻光關斷時間的延遲對原子在基態能級布居數分布的影響.實驗中,冷卻光的開關由聲光調制器(AOM)控制,通過測量探針光經過冷原子云后吸收信號的大小,分析基態能級上原子布居數分布與冷卻光關斷時間的關系.實驗表明,隨著冷卻光延遲時間的增加,原子在能級F=2上的布居數在減少,能級F=1上的布居數在增加.
2010年04期 v.33;No.130 542-54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06K] [下載次數:7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144 ] - 杜磊;
通過相互作用玻色子的二次量子化哈密頓量得出G-P方程,說明計算雙阱中BECs波函數的重要性,最后應用克蘭克-尼克爾森法數值計算得出任意一維對稱雙阱中左右阱的BECs的波函數.
2010年04期 v.33;No.130 547-55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0K] [下載次數:35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7 ] - 高雁;孫建新;
考慮到發射源在橫向和縱向的運動問題,用多源理想氣體模型研究了高能核-乳膠碰撞中發射的靶粒子的角分布特性.計算得到的平均趨勢與2.1AGeV He-和O-Em中心碰撞及1.8AGeV Ar-Em中心碰撞中產生的慢質子,4.1AGeV Ne-Em各類中心性碰撞中產生的b-粒子(黑粒子),0.95AGeV Kr-Em各類中心性碰撞中產生的b-和g-粒子(灰粒子),以及10.7AGeV Au-Em各類中心性碰撞中產生的b-和g-粒子的實驗數據符合.
2010年04期 v.33;No.130 551-55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79K] [下載次數:34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16 ] - 高文安;
基于非相對論性電子在磁鏡中的運動,通過估計電子的電磁輻射所帶來的輻阻尼力的影響,對相對論性電子在磁鏡中的運動進行修正,從而得到在磁鏡中相對論性電子的運動規律,并討論了磁鏡中相對論性電子的運動特征.
2010年04期 v.33;No.130 556-55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7K] [下載次數:108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1 ]
- 弓巧娟;付前剛;李賀軍;
通過對過程與工藝的合理設計,以二茂鐵為催化劑、甲苯為碳源,在N2保護氣氛中,通過分段程序升溫均相共蒸發碳源與催化劑的混合溶液,實現了竹節狀納米碳管的一步催化合成.生成的竹節狀納米碳管相互纏繞少、離散程度高,外層管壁由連續的石墨片構成,內腔有曲率一致,但長度分布不等,厚度小于管壁的間隔層,管徑均勻,直徑約20~40 nm,具有較高的石墨化度,微晶尺寸約116 nm.研究還依據實驗事實,對竹節狀納米碳管的生成機理進行了探討.
2010年04期 v.33;No.130 560-56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18K] [下載次數:10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14 ] - 侯東曉;童紅波;鈔建賓;黃淑萍;
以鄰甲基苯胺為原料,經正丁基鋰去氫后與二甲基二氯硅烷反應,硅烷化后再次與正丁基鋰反應,合成了一種新型的有機鋰化合物,并通過X-ray單晶衍射、1H-NMR對該化合物進行了分析和表征.
2010年04期 v.33;No.130 565-56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9K] [下載次數:9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81 ] - 楊海玲;程芝;甄遠;李珺;張逢星;
基于半導體硫化鋅的光電轉換性能改善,采用硫代乙酰胺沉淀法制備了粒徑2.6 nm的納米級硫化鋅,并用聚3-辛基噻吩(P3OT)對其進行了表面修飾.通過紅外光譜(IR)、粉末X-射線衍射(XRD)、熱場發射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紫外吸收光譜(UV-V is)等多種手段對表面有機修飾納米硫化鋅晶體進行了表征.
2010年04期 v.33;No.130 568-57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76K] [下載次數:13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99 ] - 程芝;楊海玲;甄遠;李珺;張逢星;
采用聚合物配合物前驅體法,合成了脲醛樹脂R及其鋁配合物,對其進行了紅外光譜(IR)、熱分析(TG-DSC)等表征;由配合物前驅體熱分解制備得到氧化鋁粉體,XRD表征表明,制得的氧化鋁粉體為粒徑6.72 nm左右的-γA l2O3.
2010年04期 v.33;No.130 573-57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79K] [下載次數:6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89 ] - 孫自瑾;王永釗;趙永祥;
不使用表面活性劑和氧化劑,利用液相沉淀法制備了Co3O4催化劑.采用XRD和TEM對催化劑進行了表征,著重考察了預處理條件、反應溫度、空速等工藝條件對Co3O4催化劑上CO低溫氧化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所制備的催化劑具有單一的立方相結構,晶粒尺寸在10~20 nm之間.經過氧化預處理的Co3O4在室溫乃至零度以下(-78℃)都具有較高的CO氧化性能,在25℃下可連續反應500 m in以上保持CO完全轉化.催化劑的穩定性隨原料氣中CO濃度的降低而逐漸升高,隨空速的提高活性下降較快.水蒸氣的引入則對催化劑的穩定性有明顯的負作用,導致在室溫下使CO保持完全轉化的時間明顯縮短.
2010年04期 v.33;No.130 577-58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45K] [下載次數:13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91 ] - 蒲小華;張新利;
采用TG/DTA聯用技術,研究了2-溴-4-氯-6-[(E)-(2-氯苯基)亞氨甲基]苯酚(簡寫為BCCP)在氮氣氣氛中的熱行為,結果表明其熱行為可以分為晶型轉化和升華兩個階段,并且得到了在3、4、5、6、7 K.m in-1不同線性升溫條件下,BCCP熱分析動力學方程和動力學參數,即由多升溫速率等溫法判斷該過程可能的機理函數,其積分形式g(α)=α,由迭代的等轉化率法求得Ea=77.165 2 kJ.mol-1,在g(α)和Ea的基礎上求出指前因子A=7.621 26×102~1.381 70×103s-1.
2010年04期 v.33;No.130 582-58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45K] [下載次數:63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98 ] - 崔莉;邱瑞芳;吳錦濤;程芳琴;王菁;
采用混凝和電滲析相結合的方法對山西西山某礦的礦井水進行處理,混凝法主要去除礦井水的濁度和懸浮物質,電滲析法對混凝處理后的礦井水進行脫鹽處理.選擇了氯化鋁、硫酸鐵、聚合氯化鋁(PAC)、聚合氯化鋁鐵(PAFC)、聚丙烯酰胺(PAM)等混凝劑進行混凝處理,然后在不同電壓條件下用電滲析法去除礦井水中的硬度和硫酸根離子.結果表明:PAC的混凝效果最好,且噸水處理成本最低;PAC的最佳投量為4 mg/L,濁度的去除率達到了97.71%;電壓為10 V、反應時間為100 m in左右時,總的離子去除率可以達到90%以上.經混凝和電滲析法聯合處理后礦井水滿足飲用水質的要求.
2010年04期 v.33;No.130 591-59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84K] [下載次數:273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6 ] |[閱讀次數:80 ]
- 黨莉;鄭先云;郭亞平;馬恩波;
采用隨機擴增多態性DNA(RAPD)技術對素色異爪蝗(Euchorthippus unicoloe(Ikonn))和邱氏異爪蝗(Euchorthippus cheui Hsia)共29個個體進行研究.10條隨機引物共產生107條清晰、穩定的譜帶.Ne i's基因多樣性指數對RAPD數據分析表明:種間遺傳分化系數為0.383 9,即38.39%的遺傳分化存在于種間,61.61%的遺傳多樣性存在于種內.用UPGMA和NJ法對所有個體進行聚類分析,聚類結果顯示:素色異爪蝗和邱氏異爪蝗同一種內個體首先相聚,然后兩個種再相聚.
2010年04期 v.33;No.130 596-60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98K] [下載次數:73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83 ] - 韓曉靜;張猛;謝樹蓮;
以輪藻為主要有效成分制成的香皂對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和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alococcus aureus)3種供試菌進行抑菌實驗,并作為驅避劑對蚊蟲進行驅避測試.結果表明該香皂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對枯草芽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效果明顯,抑制率分別達到98.39%和98.62%.該香皂對蚊蟲有較強的驅避效果,防止蚊蟲叮咬的有效保護時間平均為1.583 h.
2010年04期 v.33;No.130 601-60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9K] [下載次數:358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0 ] |[閱讀次數:69 ] - 呂品;吳麗華;儀慧蘭;
采用細菌發光抑制實驗,研究水體中As3+、Cd2+、Cr6+3種重金屬的單一毒性和聯合毒性.研究發現,在一定劑量范圍內,As3+、Cd2+、Cr6+濃度與相對發光強度呈負相關;根據處理液對細菌發光強度的抑制效應,3種重金屬的毒性大小依次為As3+>Cr6+>Cd2+,2種或3種重金屬的聯合毒性明顯大于單一毒性,表現為相加或協同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在一定濃度范圍內,細菌發光強度的變化與重金屬濃度具有劑量-效應關系,可利用發光細菌對水體重金屬污染進行監測.
2010年04期 v.33;No.130 605-60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54K] [下載次數:360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6 ] |[閱讀次數:97 ] - 茹文明;鐵軍;張桂萍;金山;張金屯;
應用方差比率(VR)、2×2列聯表的2χ檢驗、Pearson相關系數和Spearman秩相關系數檢驗研究了山西南方紅豆杉群落種間關系.結果表明:(1)南方紅豆杉群落物種間總體上相關聯(P<0.05).(2)2×2列聯表的χ2檢驗共87個種對為正關聯,18個種對為負關聯(P<0.05或P<0.01);Pearson相關系數有59個種對為正關聯,29個種對為負關聯;Spearman秩相關系數有95個種對為正關聯,62個種對為負關聯.(3)用2×2列聯表的χ2檢驗不能反映兩個種對的數量關系,應用Pearson相關系數和Spearm an秩相關系數刻化種對間的數量變化關系,與Pear-son相關系數檢驗相比,Spearman秩相關系數檢驗具有較高的靈敏度.(4)種對的正關聯和正相關,主要是由于它們具有相近的生物學特性,對生境的需求相似;而種對間的負關聯和負相關,主要是由于它們具有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對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態適應性或相互競爭所致.
2010年04期 v.33;No.130 609-61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664K] [下載次數:34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9 ] |[閱讀次數:78 ] - 陳浩;張貴平;連俊強;張峰;
根據野外調查的樣方資料,應用方差/均值法(擴散系數)及其t檢驗、聚集指數、平均擁擠度、G reen指數、聚集強度、Poisson分布和負二項分布的χ2擬合檢驗等方法研究了山西壺流河濕地自然保護區植被優勢種的分布格局并分析格局成因.結果表明:所研究的21個優勢種均為聚集型分布格局,但它們的聚集強度有差異.種群聚集的強度最大的分別為野大豆、小香蒲和慈姑,種群聚集的強度最小的分別為水蓼、澤瀉、水田芥,這主要與土壤水分以及植物本身的生殖生物學特征有關.在判定物種分布格局的方法中,以方差/均值比率、Poisson分布和負二項分布的χ2擬合檢驗聯合運用效果較好.
2010年04期 v.33;No.130 615-61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32K] [下載次數:153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4 ] |[閱讀次數:109 ] - 張桂萍;栗建華;
長治市地處黃土高原,由于歷史上的連年戰亂、毀林開墾、近期人口膨脹等因素,使廣大地區天然植被遭到破壞,導致生態環境退化、生態平衡失調,嚴重制約了本地區乃至周邊地區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調查結果表明:10余年間該地區土地、植被、水體及濕地的生態環境均出現一定程度的退化;具體表現為:1)土地利用結構不盡合理,園地、工礦用地、交通用地等逐年增加.2)植被質量低下,生態功能減弱.森林物種多樣性減少;草地面積下降,且優良牧草比例下降.3)地表水受到嚴重污染,受污染了的地表水逐漸波及地下水,從而造成地下水體的污染.4)濕地面積減少,河床抬升.分析了導致生態環境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頻繁而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是造成生態環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2010年04期 v.33;No.130 620-62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40K] [下載次數:18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87 ] - 張殷波;閆瑞峰;苑虎;李明;
在對山西省自然保護區進行考察的基礎上,采用理論研究和野外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從自然保護區的數量、面積、類型結構、發展速度和空間布局等方面對山西省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現狀進行了綜合分析.指出目前山西省自然保護區在建設過程中存在著發展速度不均衡、國家級保護區數量和面積過小、結構類型不完善、空間布局不合理、邊界區劃不清等主要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對策建議.
2010年04期 v.33;No.130 625-63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35K] [下載次數:210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5 ] |[閱讀次數: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