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宇華;
利用拓撲度理論和Morse理論研究方程u(4)(t)=f(t,u),t∈(0,1),且帶有邊界條件u″(0)=u″(1)=0,u(0)=u(1)=0.在一定條件下,得到此問題有六個解,其中兩個正解,兩個負解,兩個變號解.
2011年01期 v.34;No.131 1-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42K] [下載次數:77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65 ] - 高太平;劉桂枝;劉宏英;
研究在整數線性規劃基最優解已經求出且不唯一的條件下,如何求整數線性規劃的全部最優解問題.當整數線性規劃具有兩個基最優解時,文章給出其全部最優解的個數公式及求全部最優解的一個有效算法.
2011年01期 v.34;No.131 5-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30K] [下載次數:23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4 ] - 馮秀紅;楊主旺;
研究若干復矩陣乘積之跡的不等式,并利用得到的不等式推出兩個Hermite半正定矩陣乘積的任意次冪之跡的不等式,利用矩陣的分解給出一個Hermite半正定矩陣任意次冪之跡的不等式,推廣了相關結果.
2011年01期 v.34;No.131 10-1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19K] [下載次數:34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5 ] |[閱讀次數:66 ] - 石艷香;劉桂榮;白定勇;
研究兩類冠狀動脈系統:N型與S型.利用Melnikov方法,得到兩類系統在參數條件下產生Smale馬蹄意義上的混沌的閥值.通過數值模擬,不僅可以證明理論分析的正確性,同時顯示出理想的分支圖形和更多新的復雜動力學行為.數值模擬包括相圖、勢能圖、同宿分支曲線和分支圖,通過這些較直觀地反映出系統隨周期激勵外力強弱變化的動態特性、復雜性和非線性特征,揭示了系統的分支形式以及通向混沌運動的道路.最后對系統的混沌運動狀態進行了有效的控制.
2011年01期 v.34;No.131 14-2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29K] [下載次數:84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96 ] - 孟銀鳳;梁吉業;原曦曦;
通過對比多元統計分析方法與函數性數據分析方法,分析函數性主成分分析的原理、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實例來說明函數性數據分析的應用,其中的數據分析結果使用MATLAB軟件編程所得.
2011年01期 v.34;No.131 21-2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01K] [下載次數:88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21 ] |[閱讀次數:103 ] - 李瑞娟;張新鴻;李勝家;
利用路收縮技術,證明了,如果有向圖D滿足下列條件中的任何一個,(1)最小半度δ0(D)≥(n+p+q)/2;(2)D是(p+q+1)強連通有向圖,且d+(x)+d+(y)+d-(u)+d-(v)≥2(n+p+q)-1,這里,x,y是任意控制頂點對,u,v是任意被控制頂點對;(3)D的弧數超過(n-1)2+q2+p;那么D是強(p,q)哈密爾頓的.
2011年01期 v.34;No.131 26-2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2K] [下載次數:25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56 ] - 郭鵬飛;王俊新;
若有限群G的每個Sylow子群的極大子群都在G中s-半置換,則稱G為MSSP-群.文章給出群G的每個極大子群是MSSP-群,但G本身不是MSSP-群的分類.
2011年01期 v.34;No.131 29-3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8K] [下載次數:38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72 ] - 張亞靜;郭雅平;
考慮半空間中具有Navier邊界條件的重調和方程組,文章結合積分不等式使用移動平面法證明了一個新的Liouville型定理.
2011年01期 v.34;No.131 32-3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25K] [下載次數:20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3 ] - 丁永宏;
討論了Banach空間二階邊值問題-u″(t)=f(t,u(t)),t∈[0,1],au(0)-bu′(0)=∫0 1 g(s)u(s)ds,cu(1)+du′(1)=∫0 1 h(s)u(s)ds正解的存在性與多重性.通過對非緊性測度的計算,利用嚴格集壓縮映射的不動點理論,給出了該問題正解存在與多個正解存在的充分條件.
2011年01期 v.34;No.131 36-4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58K] [下載次數:7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78 ] - 朱翼雋;胡昌亮;
考慮一個帶有一般重試時間、伯努利單重休假的離散Geom/G/1重試排隊系統.服務臺前無等待位置,新到達的顧客若發現服務臺忙或處于休假,則進入重試區域等待重試;若發現服務臺空閑(不管有無顧客重試),就立即接受服務.顧客在完成服務之后,若重試區域中有顧客存在,則服務臺以概率θ(0≤θ≤1)進行一次單重休假,以概率-θ(=1-θ)重新等待顧客的到來;若重試區域中無顧客,則服務臺也重新等待顧客的到來.利用馬爾可夫鏈法,得到了本模型各個狀態的穩態分布,并給出了系統顧客數的隨機分解結果及關于其的一個應用.還給出了一個遞推公式去計算重試區域顧客數的分布.最后用數值例子說明了一些參數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2011年01期 v.34;No.131 42-5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52K] [下載次數:7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6 ] |[閱讀次數:76 ] - 馬維軍;張啟敏;
研究了帶Poisson跳和Markovian調制的年齡相關隨機種群方程數值解的收斂性,在給定條件下證明了數值解收斂到解析解,并給出了Euler逼近的階數.
2011年01期 v.34;No.131 51-5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11K] [下載次數:98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87 ] - 李曉明;王蘭柱;田亞平;
針對全向視覺中特有的數據特性,對圖像中不同區域的數據噪聲提出了不同假設,并在此假設下分析了數據噪聲對線性參數估計的影響,研究表明,盡管遠離圖像中心區域的數據誤差較大,但這些數據對參數估計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此外,還提出了一種分步選擇數據點的方法,首先選擇較高精度的數據得到初始參數估計值,然后逐步選擇更多的數據點以保證得到盡可能多的數據點,而且所選擇的數據點盡可能覆蓋圖像的邊緣區域.實驗結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可以得到更精確和更穩定的參數估計.
2011年01期 v.34;No.131 60-6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17K] [下載次數:4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77 ] - 王文劍;王亞貝;
通過構造結構化函數ψ(x,y),提出一種基于結構化支持向量機(SVM-Struct)的中文句法分析方法.實驗結果表明,與經典的概率上下文無關文法(PCFG)相比,文章提出的方法在中文句法分析方面是十分有效的.
2011年01期 v.34;No.131 66-7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7K] [下載次數:30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5 ] |[閱讀次數:101 ]
- 賈志奇;趙永祥;
通過引入甲苯調變SBA-15的合成條件,制備了在孔道內部分二氧化硅積累的介孔材料.該合成方法與文獻報道合成方法比較,硅前驅體使用量減少了29.8%,提高了硅源使用率,節約了成本.制備的材料經XRD、TEM、BET等技術手段測試表明,該材料具有典型SBA-15六方介孔晶相結構的特征,顯示出獨特的二階脫附曲線.該材料與文獻報道的合成方法比較(以PS-100-100樣品為例),孔徑增加了13.4%、比面積增加了27.8%、孔體積增加了55.1%.
2011年01期 v.34;No.131 81-8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92K] [下載次數:15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4 ] |[閱讀次數:75 ] - 劉建安;張梅梅;劉常富;何文;
采用SiO2-Na2O-CaO-P2O5-Fe2O3五元系統通過共沉淀-熔融法制備鐵磁性微晶玻璃,利用XRD確定其晶相并計算晶體的晶格常數和晶粒尺寸,采用振動樣品磁強計(VSM)測試樣品的磁性能.結果證明,玻璃液在自然冷卻的過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磁鐵礦,不需要熱處理過程即可獲得具有磁鐵礦唯一晶相的鐵磁性微晶玻璃,其比飽和磁矩為36.74 A.m2/kg,矯頑力為27 kA/m.
2011年01期 v.34;No.131 85-8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07K] [下載次數:21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5 ] |[閱讀次數:71 ] - 張變香;石高升;王瓊;楊祺;康婧玲;
進行了苯并噻吩與酸酐、乙酰氯、苯甲酰氯和草酰氯的傅-克?;磻?探究了微波輻射對該反應的影響.通過1H NMR1、3C NMR對產物的結構進行了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了產物的產率與產物異構體的比例.結果表明,在苯并噻吩與草酰氯的反應中選擇性地得到了3,3′-二苯并噻吩乙二酮,并且常溫下12 h進行的反應在微波輻射下反應時間縮短為25 min,產率比常溫反應提高了20%.
2011年01期 v.34;No.131 90-9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58K] [下載次數:417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63 ] - 夏道成;姚繼歡;韓雙;李萬程;范照奇;程傳輝;李泉泉;王洪富;張偉;
合成結構新穎的三核酞菁鋅,經過元素分析和質譜的表征證明其結構,從而證實產物就是目標化合物.把該材料和PVK旋涂成膜在石英片上,經過光致發光測試,發現在880 nm附近有個比較強的三核酞菁鋅的發射峰;然后用旋涂和真空鍍膜的方法制作了器件,器件結構為:銦錫金屬氧化物(ITO)/聚乙烯咔唑(PVK):酞菁(Pc)/2,9-二甲基-4,7-聯苯-1,10-鄰二氮雜菲(BCP)/8-羥基喹啉鋁(Alq3)/Al.在電致發光光譜中,三核酞菁鋅的發射峰出現在900 nm附近,和光致發光一致.
2011年01期 v.34;No.131 96-10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07K] [下載次數:160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58 ] - 李杰;賀婧媛;程瑛;徐雷;戴鍵鑫;邢立文;康延賞;施和平;
采用B3LYP和abinitio CIS方法在6-31G(d,p)水平上對10-羥基苯并喹啉鋰配合物(LiBQ配合物)的基態和激發態的幾何構型進行全優化.在基態和激發態的優化構型的基礎上采用含時密度泛函理論(TD-DFT)的PCM模型計算配合物的吸收和發射光譜.計算得到的最大吸收和最大發射都是由于配體內電荷轉移(ILCT)所致.計算結果表明配合物(LiBQ)是一種良好的發射藍光的金屬有機電致發光材料.
2011年01期 v.34;No.131 101-10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34K] [下載次數:16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119 ] - 王國峰;馮麗恒;郭煒;
通過多步合成得到4個具有潛在抗腫瘤活性及解熱鎮痛、阻胺作用的吲哚類醫藥化合物.并通過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對化合物結構進行了表征.
2011年01期 v.34;No.131 106-10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14K] [下載次數:29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93 ] - 竇琳;王玲;趙婷婷;任建國;王自為;
采用滴定分析法測定不飽和聚醚的雙鍵保留率,以烯丙醇聚氧乙烯基醚為例,分析了影響其測定的多種因素.結果表明用該方法(乙酸汞與不飽和聚醚反應)測定不飽和聚醚雙鍵保留率是非常實用的,并根據測定結果可知,取樣多少以及試樣的pH值對測定有影響.
2011年01期 v.34;No.131 110-11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16K] [下載次數:51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1 ] |[閱讀次數:80 ] - 章麗萍;韓櫻;楊斌盛;
在pH6.0,200 mmol/L磷酸鹽緩沖溶液中使用紫外差光譜、熒光光譜研究了Cu(Ⅱ)與N,N‘-乙烯-二[2-(2-羥基苯基)苷氨酸](EHPG)的結合.結果表明Cu(Ⅱ)可與EHPG形成1∶1的穩定配合物,其在265 nm處的摩爾吸光度為(5.462±0.035)×104cm-1.mol-1.L.配合物條件結合常數為:logKCu-EHPG=15.62±0.18.
2011年01期 v.34;No.131 114-11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76K] [下載次數:40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73 ] - 張輝;鄭曉艷;田燕妮;楊斌盛;
ApoCopC自組裝修飾到金電極上,利用循環伏安法研究了apoCopC與Cu(Ⅱ)的相互作用.發現Cu(Ⅱ)在apoCopC/Au電極上出現氧化還原峰,氧化和還原峰電位分別位于0.29 V和0.09 V,形式電位E0′為0.19 V,與裸Au電極相比,峰位發生明顯位移.這表明apoCopC吸附在電極表面并且Cu(Ⅱ)與apoCopC結合生成配合物.研究了掃描速率、不同濃度下,Cu(Ⅱ)在apoCopC修飾的金電極上的循環伏安行為.計算出Cu(Ⅱ)在apoCopC修飾的金電極上的表面電子傳遞系數α=0.5,電子轉移速率常數k=0.75 s-1.
2011年01期 v.34;No.131 118-12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61K] [下載次數:4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 ] |[閱讀次數:73 ]
- 岳建英;李晉川;郭春燕;
2006-2008年在山西汾河源頭地區進行生物多樣性野外考察中,發現石竹科Caryophyllaceae孩兒參屬PseudostellariaPax植物孩兒參P.heterophylla(Miq.)Pax.為山西新記錄.該種曾報道分布于我國遼寧、內蒙古、河北、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加上此前報道過的蔓孩兒參P.davidii(Franch.)Pax,迄今山西省已發現的孩兒參屬植物有2種.
2011年01期 v.34;No.131 122-12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60K] [下載次數:70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3 ] - 焦磊;廉凱敏;張峰;
在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進行植被調查時發現了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屬(SalviaL.)白花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f.albaC.Y.Wu et H.W.Li).白花丹參是鼠尾草屬植物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變型,分布于山東等地,此前在山西無記錄.白花丹參的發現使山西鼠尾草屬的記錄變為6種1變型.
2011年01期 v.34;No.131 125-12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8K] [下載次數:7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3 ] - 安淼;馬恩波;任竹梅;
基于mtDNA COI基因序列對貴州、湖北和四川的鹽膚木(Rhus chinensis Mill.)種群進行遺傳變異分析.研究共測得鹽膚木9個種群50個個體的mtDNA COI基因長度為1.37kb的序列,在測得的序列中有3個核苷酸位點存在變異(占所測核苷酸序列的0.22%),T、C、A、G 4種核苷酸的組成分別為34.1%、21.8%、22.5%、21.6%,其中A+T含量(56.6%)高于G+C含量(43.4%).共檢測到3個單倍型(HapA、HapB和HapC),HapA出現在所有種群中,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單倍型,占所測序列的90%,該單倍型可能是祖先單倍型;HapB由安縣的1個個體和竹山的3個個體共享,而HapC只存在于榕江的1個個體.分析表明鹽膚木種群具低水平單倍型多樣性(0.000 2)和核苷酸多樣性(0.187 0),基于該基因序列的鹽膚木種群間遺傳多樣性和遺傳分化均較小.
2011年01期 v.34;No.131 127-13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4K] [下載次數:125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2 ] |[閱讀次數:62 ] - 朱永敏;李捷;熊琦;謝映平;薛皎亮;
從山西襄汾蘋果園越冬的桃小食心蟲(Carposina sasakii Matsmura)采集獲得自然染病的蟲體,經分離純化得到三株病原真菌,編號分別為TSL01、TSL02、TSL03,通過回接試驗證明這3株菌株為桃小食心蟲的病原菌.根據培養性狀和顯微形態觀察發現:3株菌株在PDA培養基上均為白色,菌株TSL01和TSL03菌落大,可產生黃褐色或淡紫色色素.它們都產生兩種類型的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月牙形或鐮刀形,有隔;小型分生孢子,橢圓形,腎形或卵圓形,假頭狀著生,菌絲透明有隔,輪狀生長;菌株TSL02菌落較小,后期產生黃色色素,分生孢子圓柱形至梭形,串生,分生孢子梗呈"Y"形.初步鑒定菌株TSL01與菌株TSL03為鐮孢菌屬(Fusarium)尖孢鐮孢菌(F.oxysporum),菌株TSL02為擬青霉屬(Paecilomyces)粉質擬青霉(P.farinosus).這是在桃小食心蟲上首次記錄該兩類病原菌.
2011年01期 v.34;No.131 131-13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558K] [下載次數:184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9 ] |[閱讀次數:84 ] - 曹晉忠;魏磊;蘇紅;范黎;李玉;
采用正交試驗研究了熱水浸提法提取印度塊菌(Tuberindicum Cooke&Massee)子實體粗多糖(TICP)的最優工藝,根據方差分析結果確定了熱水浸提法的最優工藝為:料液比1∶15,提取時間120 min,提取溫度100℃,提取2次,多糖提取率為6.790 2%.用95%乙醇對粗多糖進行醇沉,然后利用總抗氧化能力(T-AOC)測定法、羥基自由基(OH.)清除法、鐵離子螯合能力及測定還原能力等方法對上述印度塊菌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進行評價,結果顯示塊菌粗多糖對羥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其EC50值為0.26 mg/mL,其次為還原能力和鐵離子螯合能力,其EC50值分別為1.15 mg/mL、2.80 mg/mL,同時塊菌粗多糖具有較好的總抗氧化能力(T-AOC),當濃度為20 mg/mL時,其總抗氧化能力為72.06 U/mL.
2011年01期 v.34;No.131 137-14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68K] [下載次數:54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5 ] |[閱讀次數:96 ] - 王翔;許延芳;陳月開;周小梅;
對金銀木的根、莖、葉、花、果5種器官內的水分、粗脂肪、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含量進行了測定,并考察了過氧化氫、溫度和光照對類胡蘿卜素穩定性的影響.結果表明,金銀木的葉、花、果中含有豐富的粗脂肪、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其含量分別為葉(粗脂肪4.93 g/100 g,類胡蘿卜素3.83 mg/100 g,VC52.3 mg/100 g)、花(粗脂肪3.12 g/100 g,類胡蘿卜素2.22 mg/100 g,VC61.4 mg/100 g)、果(粗脂肪9.19 g/100 g,類胡蘿卜素8.84 mg/100g,VC 112.9 mg/100 g);類胡蘿卜素的穩定性在低氧化劑、25℃和避光條件下較好.
2011年01期 v.34;No.131 143-14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412K] [下載次數:225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0 ] |[閱讀次數:78 ] - 石偉;張紅;史銳;盧彬;
采用MOBILE6.2模型,在收集太原市機動車保有量、車況、氣象等數據的基礎上,得到太原市機動車污染排放因子.以太原市快速道濱河東路為例,采用CALINE4模型對濱河東路機動車尾氣CO的擴散進行模擬計算.同時分別在冬季和夏季進行了車流量統計和CO監測分析,比較模型模擬結果與實際監測濃度之間的差異,探討模型的適用性和準確性.研究結果表明:MOBILE6.2及CALINE4模型能夠很好地應用于太原市快速路機動車尾氣CO的擴散模擬,對于其他城市類似地形的街道機動車污染模擬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011年01期 v.34;No.131 147-15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77K] [下載次數:33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2 ] |[閱讀次數:93 ] - 李躍宇;施建華;
采用CALPUFF空氣質量模型,對2006年太原市城區大氣污染源排放SO2的傳輸及轉化過程進行數值模擬.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和其它工具軟件,結合實際監測結果詳細分析了太原市城區范圍內的SO2濃度分布特點及其對各關心點的濃度貢獻.結果表明:太原市1、4兩月大氣污染物整體向東南方向擴散,7月由市中心向四周均勻擴散,10月向東北方向擴散;太原市7月份最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其次為1月份;相比之下,4、10兩月污染物擴散能力強.從空間分布來說,太原市SO2污染總體呈現東部重于西部,北部重于南部的態勢;高值區主要分布在北部太鋼工業區、西部煤化工工業區和東部工商混合區.太原市污染源排放對各關心點的SO2濃度貢獻值呈現1、7月高,4、10月低的趨勢,貢獻值較大的關心點由高到低依次為澗河、塢城、桃園、尖草坪.
2011年01期 v.34;No.131 153-15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395K] [下載次數:154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7 ] |[閱讀次數:62 ] - 董國防;上官鐵梁;郭東罡;
應用Shannon-Wiener生態位寬度指數和Petraitis生態位特定重疊指數,研究了五臺山華北落葉松群落24個優勢種群的生態位寬度和生態位重疊,結果表明:華北落葉松、披針葉苔草、峨參、舞鶴草等的生態位寬度最大,山楊、風毛菊、茖蔥、山刺玫等的生態位寬度較小,具有較大的生態位寬度值的耐干旱貧瘠土壤的種群在山體中下部生長,表明其群落環境呈現出旱化和貧瘠化傾向;24個優勢種群構成的576個種對中,有206個種對間存在生態位特定重疊,占整個種對數的37.3%,表明優勢種群間生態位特定重疊并不普遍,相互之間存在著生態位分離的現象,整個群落不存在強烈的競爭;24個優勢種群間并不存在完全普遍重疊.
2011年01期 v.34;No.131 158-16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58K] [下載次數:29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8 ] |[閱讀次數:79 ] - 劉鳳蓮;林愛文;
為綜合評價資源枯竭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狀況,選取9個地級資源枯竭城市并對其土地利用結構進行研究.從土地利用強度、土地投入、產出效率、可持續利用程度等方面挑選了20個指標,構建適合資源枯竭城市土地利用集約度評價的指標體系.綜合應用模糊層次分析綜合評價法,對9個城市的土地集約利用情況進行了測度和評價,結果表明,9個資源枯竭城市土地利用普遍不集約;最后,提出政策建議.
2011年01期 v.34;No.131 163-16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25K] [下載次數:56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13 ] |[閱讀次數:84 ]